當前位置: 首頁>2015AACE/ACE糖尿病臨床實踐指南解讀(其他方面更新)
2015年糖尿病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該指南)是在2011年指南基礎上更新完成的,較為詳盡地闡述了糖尿病的診斷、預防、治療及并發(fā)癥管理等若干方面的問題。該指南在制定過程中綜合考量了臨床實踐中可能影響終治療策略制定的多種因素,并對各項指南推薦進行分級。本文就其中一些熱點問題及重要更新內容進行解讀。
糖尿病與睡眠
該指南指出在超過50歲的男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易發(f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故有必要及時篩查。睡眠不足或質量降低可能會加重胰島素抵抗,導致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激活氧化應激,故有效地治療OSA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并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或其他類似的供氧設備均可用來治療OSA,減重也有利于OSA的改善。
糖尿病與預防接種
該指南新增了有關糖尿病患者疫苗接種的內容,支持美國國家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免疫接種咨詢委員會(ACIP)的觀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應常規(guī)接種流感和肺炎桿菌疫苗。6個月以上的糖尿病患兒應每年接種1次流感疫苗,2歲以上的糖尿病患兒應接種肺炎球菌多糖疫苗,19~64歲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均應單劑量注射23價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PPSV23),13價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應與PPSV23聯(lián)合應用于65歲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臟病及其他免疫抑制狀態(tài)(如移植術后)的患者,可考慮重復接種。
20~59歲的成年人應在糖尿病確診后盡快注射乙肝疫苗,60歲以上的老年人接種前應首先確認是否有足夠的免疫反應。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百白破)疫苗是兒童應常規(guī)接種的疫苗之一,而對于成年糖尿病患者應每10年接種1次大劑量破傷風-白喉疫苗。
糖尿病患者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接種其他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水痘及脊髓灰質炎疫苗等)以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如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qū)旅行,可能還需接種當?shù)爻R姷膫魅静∫呙纭?
糖尿病與抑郁癥
此部分內容為該指南新增內容,強調對于成年糖尿病患者早期篩查抑郁癥的重要性。抑郁癥患者自理能力和依從性較差,血糖控制不佳,同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增加,而且長期服用抗抑郁藥物也會小幅度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糖尿病管理團隊中應配有專業(yè)的心理醫(yī)師,以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
糖尿病與癌癥
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患某些癌癥的風險可能增高,故臨床醫(yī)師應教育和鼓勵患者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減重、規(guī)律鍛煉和健康飲食,同時應進行更嚴格和頻率更高的癌癥篩查。迄今為止,雖然沒有證實任何一種降糖藥物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臨床醫(yī)師仍應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和治療藥物與癌癥間的潛在聯(lián)系而制訂治療方案。如患者有某種癌癥病史,醫(yī)師制訂治療方案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既往認為可能誘發(fā)此類癌癥的降糖藥物(即使在證據(jù)不足的情況下)。
糖尿病與職業(yè)風險
職業(yè)司機、飛行員、麻醉師等均是糖尿病易發(fā)群體,對此類患者的治療重點應關注降低其低血糖發(fā)生風險,減少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