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用愛呵護生命——記徐州市中醫(yī)院七病區(qū)護士長、共產(chǎn)黨員王軼
世界上有多少種職業(yè),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手:建筑工人的手,農(nóng)民兄弟的手……而護理人員的手,就像美麗的白鴿、圣潔的百合,滿載著人間的真情。
1993年,王軼從南京中醫(yī)學院附屬衛(wèi)校畢業(yè),懷著對護理事業(yè)的滿腔熱情,在市中醫(yī)院當上一名護士。 16年過去了,王軼從一個天真少女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一名護理技術過硬、管理經(jīng)驗豐富的護師、護士長。王軼一直遵循著“一切為了患者、一切服務于患者、一切方便患者”的宗旨,以勤勉、敬業(yè)、愛崗、任勞任怨的工作態(tài)度維護了白衣天使的圣潔形象。
王軼所在的七病區(qū),病人多,且危重病人多;有時候,一天要給病人換四五次床單。王軼除了身先士卒外,她還在科室管理上有自己一套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她要求護士們做到科內病員疑點難點日日清;她率先建立發(fā)藥發(fā)單登記制度,在發(fā)藥或檢查單上請病人或家屬簽字,避免了漏發(fā)誤發(fā)貽誤病情的護理糾紛。同時,每天工作忙碌之余也不忘抽出時間與病人聊天,為新來的病人主動送熱水,關注細節(jié)凸現(xiàn)“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身為護士長,王軼總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王軼有一項記錄,她曾經(jīng)連續(xù)多次在中秋節(jié)、除夕夜值班。“病人把她當親人,我們把她當姐姐。從她身上不僅學到了護理經(jīng)驗,也學到了她的為人。”七病區(qū)的護士都對王軼欽佩不已。她說,要是哪個護士有事不能夠上班,哪個護士不舒服,頂班的準是王軼。哪個同事有困難,哪個病人有難事,解難的首先是王軼。
護士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中,有時候會急于求成,與患者溝通時會忽視方法、技巧,速度過快,缺乏耐心,使患者難以接受,從而達不到溝通的效果。王軼就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求護士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前一段時間,七病區(qū)同時收治了兩位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一位是退休的大學教授,另一位是來自安徽蕭縣農(nóng)村的老大爺。護士在接待退休教授時問道:“老先生,您哪兒不舒服?”老先生用非常簡短的語言回答了自己的主要癥狀,他說他尿頻、尿急、尿等待、尿淋漓不盡快兩年了。當時科室里一位李護士還給他開玩笑說:“老先生,還真專業(yè)!”當李護士又接待那位農(nóng)村老大爺時就問:“大爺,您是不是也像那位老先生一樣尿頻、尿急、尿等待、尿淋漓不盡呢?”這時候病人是一臉的茫然,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聽懂護士在問他什么。王軼告訴小李說:“小李,你耐心一點,再重新問一遍。”李護士又問道:“大爺,是不是每天都要去好多次廁所,而且每次都特別著急?”大爺點點頭。“那您是不是每次都覺得解不出,解完后又覺得沒有解干凈呢?”大爺說:“對,對,對,你說得太對了。”這次大爺聽懂了。
王軼刻苦鉆研業(yè)務技術,認真學習護理上的新技術、新知識,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對年輕護士,她嚴格要求,言傳身教。她視病人如親人的職業(yè)道德,對同事們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她所在的病區(qū)多次被評為先進科室。
王軼在護理崗位上,用愛心書寫著高尚的人生。她多次獲得醫(yī)院表彰,在市衛(wèi)生局今年5月6日舉辦的“護理人員教學基本功比賽”中她獲得了獎。
王軼,沒有驚天動地的創(chuàng)舉,然而她卻深受廣大患者的贊揚和信任。她把愛融進了每個病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