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幽幽暗香桂花開 作者:聶翠芝 血液透析中心
時間總是這樣走的悄無聲息,一晃眼,又是一年八月中。農歷八月,古稱仲秋,菊黃蟹肥,金桂飄香。
春蘭夏荷秋丹桂,桂花的花期多在仲秋八月。桂花,俗稱“桂花樹”,以其淡然貞定品格為世器許,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在贊美梅花傲霜雪、牡丹呈嬌艷之際,也對桂花落下了不少筆墨,如李白的“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點出了桂花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稟性;白居易的“生為石上桂,葉如翦碧鮮。”則寫出了桂花不畏艱難、頑強生存的精神;辛棄疾的“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更是描畫出了桂花香飄世界的風采。
秋風陣陣,桂花盛開,給清秋的大自然平添了幾分魅力。桂花,又名“木樨花”,桂花之名始見于《本草綱目拾遺》,《本草綱目》謂:“今人所栽巖桂,亦是菌桂之類而稍異……從生巖嶺之間,謂之巖桂,俗呼木樨,其花白色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名丹桂……其皮薄而不辣,不堪入藥,惟花可收茗、浸酒、鹽漬及做香擦、發(fā)澤之類爾。”可見,在古代,桂花除了觀賞,還可制成飲品。此外,一些佳肴也可見桂花身影,如清香可口的“糯米桂花藕”,還有象征吉祥如意的桂花茶。除了作為佳肴美酒,桂花尚有藥用價值,如《本草綱目》記載,桂花同麻油煎,能潤澤頭發(fā),甚至做面脂之用。中醫(y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入肺、大腸經,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有散寒止痛、消瘀化痰功效,可以用于腕腹冷痛、疝瘕、痛經、腸風血痢、痰飲咳喘、牙痛、口臭等。古人說,桂為百藥之長,所以用桂花釀制的酒能做到“飲之壽千年”的功效。
窗外,一縷桂花的清香撲鼻而來,蘊莨碩動,脈脈幽香,那馥郁的香氣絲絲縷縷,沁人心脾。遙望若隱若現(xiàn)的月中的宮殿、不倒的桂樹、執(zhí)著的吳剛、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玉兔……自然又想起了“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和“山寺月中尋桂子”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