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糖尿病胃病
糖尿病與胃功能紊亂之間的因果關系及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與自主神經病變有關。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多并發(fā)有神經損害,胃的自主神經常可受累,以致出現胃功能低下,排空延遲。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胃動力障礙及胃酸分泌異常,但不一定出現臨床癥狀。常見癥狀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胃動力異常,首先表現為胃排空延遲,蠕動波減少或缺乏。X線鋇餐檢查可發(fā)現吞鋇后鋇在胃內滯留6小時以上。有的病例惡心和嘔吐可突然出現,而且往往難以控制。胃排空延遲可以影響糖尿病的控制,食物在胃內滯留,小腸吸收延緩。對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可出現低血糖反應,故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現難于解釋的低血糖反應時,應注意到胃的排空功能。其二是胃粘膜異常,糖尿病患者的胃酸分泌減少,粘膜萎縮,潰瘍的發(fā)病率較低,但發(fā)生潰瘍后出血和穿孔并不少見。
糖尿病胃病的診斷主要依據糖尿病史及上消化道的臨床表現,結合有關檢查,診斷不難確定。如胃腸造影,可見胃擴張、蠕動減弱或者消失,排空延遲,飯后12小時可有食物滯留在胃內;核素法及胃動力學檢查,可以了解胃的排空能力;胃鏡檢查了解胃蠕動及胃粘膜情況。
本病的治療,包括西醫(yī)治療和中醫(yī)治療兩個方面。西醫(yī)治療:糖尿病胃功能紊亂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物。臨床治療的原則為積極控制糖尿病。對于消化道癥狀的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有人主張針對胃自主神經病變的發(fā)病機制,予以維生素B1和B12,促使胃排空的藥物可試用胃復安、嗎丁啉等。中醫(yī)治療:根據臨床表現,多屬于中醫(yī)學的嘔吐范疇。主要病機為患病日久,由陰及陽,脾陽虛衰,津液不行,聚水為飲,阻遏胃氣;或中陽大虛,寒自內生,胃陽不得宣通。辨證論治分為:(1)脾陽虛弱 主要表現為脘悶不適,嘔吐清水,頭暈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脈沉滑。治宜溫陽化水,和胃止嘔。方用小半夏合苓桂術甘湯(半夏、生姜、茯苓、桂枝、甘草、白術等),如兼有咳喘,可加杏仁、厚樸利氣平喘,如嘔吐不止,可加砂仁和胃降逆。(2)胃寒氣逆 主要表現為面色恍白,食入即吐,時作時止,或頭眩痛,倦怠乏力,渴不欲飲,大便溏薄,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緩無力。治宜溫中和胃,降逆止嘔。方用吳茱萸湯或丁萸理中湯。對于食入即吐,不能服藥者,可選用針灸治療。
☆門診咨詢熱線☆ 大廳咨詢臺:0516-83902087 客戶服務中心:0516-839021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