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软件怎么下载,51吃瓜软件怎么下载安装|51吃瓜色戒在线观看_51吃瓜少女神探下载

當前位置: 首頁>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相關的食管疾病

閱讀數(shù)(2374次)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相關的食管疾病

發(fā)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時間:2011年6月20日

徐州市中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醫(yī)師 教授 許惠玲

      糖尿病引起的食管動力異常,主要發(fā)生于嚴重的糖尿病并發(fā)神經損害的患者。其原因尚不清楚。有學者認為,糖尿病食管病變有特色者為念珠菌性食管炎。多數(shù)食管功能異常的糖尿病患者沒有臨床癥狀。常見的癥狀為,患者主訴燒心及上腹部不適,吞咽困難比較少見。對于有吞咽不暢的患者,要注意食管器質性病變及念珠菌性食管炎。

      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jù)糖尿病史,結合臨床進行診斷。主要的檢查方法有食道鋇餐造影和食管鏡檢查,對于可疑有念珠菌性食管炎者,可作咽部分泌物霉菌培養(yǎng)。對于吞咽不暢較明顯者,要注意排除因焦慮、憂郁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可能。

      確診以后,其治療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西醫(yī)治療:治療原則是積極控制糖尿病,隨著糖尿病的控制,食管動力狀態(tài)可隨之改善。對于無食管癥狀的患者,不需治療。有燒心感者,可試用氫氧化鋁等抗酸藥;有吞咽困難者,可試用胃復安火嗎丁啉;對于細菌培養(yǎng)陽性的念珠菌性食管炎,可選用酮康唑等治療。其二是中醫(yī)治療:中醫(yī)將該病歸入噎膈范疇,其成因多為憂思郁怒,引起氣血郁滯,積而為瘀,使津液不通,聚而成疾;或因久病傷及腎陰,精血枯槁,不能上濟,食管干澀,飲食難入,形成本病。本病的病位在食管,其基本病理在于氣結、痰阻、血瘀、津虧。(1)痰氣交阻:主癥為吞咽梗阻,胸膈痞滿,口干咽燥,形體日瘦,大便艱澀,舌尖紅,脈細數(shù)。治宜開郁潤燥,常用方為:啟膈飲(沙參、茯苓、丹參、川貝、郁金,砂仁,荷葉等)、五汁安中飲(韭菜汁、牛乳、生姜汁、梨汁、藕汁)、大黃甘草湯(大黃、甘草),上述三方,均有開郁潤燥之功,啟膈飲為開郁潤燥首方,偏于氣郁化火,隔間痰郁,津液不通諸癥。五汁安中飲養(yǎng)胃潤燥,和血化瘀,偏于胃熱津傷者。大黃甘草湯,清胃瀉火,重在苦甘化陰以泄熱,用于胃熱化火,食管干澀諸癥。(2)淤血內結:主癥為咽部不適,胸膈疼痛,食入而復吐出,甚則入水即噎,形瘦肌燥,舌紅少津或舌質青紫,脈細而澀。治宜養(yǎng)血行瘀,方藥:通幽湯(生地、熟地、桃仁、紅花、當歸、甘草)。

      吞咽不暢只是一種臨床癥狀,引起的原因十分復雜,臨癥時當細辨寒熱虛實所在,標本同治,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咨詢電話:8390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