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胃下垂的推拿治療與預防
何謂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整個胃的位置下移的一種常見疾病。在正常情況下,人的胃大多呈牛角形,位于腹腔的上部,膈肌左下方。由于胃的平滑肌及腰背肌形成的腹壓,使人在直立時,胃的點不超過臍下2橫指(約3厘米)。但若因胃的肌肉與韌帶松弛或腹壓降低,胃由牛角形變成魚鉤形,垂向腹腔下部,甚至胃的上界也低于臍下,這就是胃下垂。
胃下垂的發(fā)病原因
發(fā)生胃下垂的原因與體質有關,患者以瘦弱無力形體質者為多見,女性發(fā)病率更高。主要是由于稟賦薄弱,平時缺乏鍛煉,特別是飲食失節(jié),暴飲暴食,或七情內傷,勞役過度等原因關系為密切。婦女由于生育較多,或患有消耗性疾病,以及腹部手術有切口疝者,因為易使腹壁肌肉松弛,脂肪消失,負壓降低而引起胃的位置下移,引發(fā)胃下垂。
胃下垂的表現與發(fā)病特點
胃下垂在祖國醫(yī)學中屬“胃緩”范疇。由于胃的正常位置改變,會引發(fā)各種消化系統(tǒng)癥狀,如飲食不宜消化,食后呈飽脹、壓迫感,喜噯氣或伴反酸,或胃腸內轆轆有聲以及大便秘結等。食后還常出現腹部牽引感與腰痛,甚至食后行走稍快,即因固定內臟的韌帶和腸系膜的劇烈牽引,而引起的胃脘疼痛。但胃下垂的疼痛主要表現為墜痛。站立與勞作時加劇,而在平臥時則可明顯減輕或消失。這是胃下垂的主要發(fā)病特點。
胃下垂的推拿治療
胃下垂除中西藥治療外,中醫(yī)推拿治療具有著獨特的療效。推拿是用中醫(yī)的特定手法在患者的腹背部及四肢特定穴位進行治療,具有無痛苦、療效快等特點,一般一至兩個療程即可痊愈。
胃下垂的預防保健
1.每餐不要吃得太飽,飯后2~3小時感到餓時,可再少吃一些食物;
2.飯前可服用胃復安或馬丁啉,以促進胃蠕動,幫助胃排空;
3.肉食、油脂不要吃得過多,粥吃多了亦會引起胃脹;
4.保持大便通暢,每日解一次;
5.飯后可散步,可在躺椅上午睡、讀報;
6.晚上睡覺時宜將上半身托起20度,以減少胃酸返流到食管和改善睡眠質量。
徐州市中醫(yī)院推拿科咨詢電話:0516-839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