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如何煎煮中藥
徐州市中醫(yī)院藥劑科副主任 副主任中藥師 副教授 王慧
1.煎藥器具:在煎藥時盡量使用砂鍋、不銹鋼、玻璃、搪瓷等器具為佳,忌用鐵器、銅鍋。因為前者理化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不易與藥物中的成份發(fā)生反應(yīng),以保證藥物的療效。而鐵銅類成份性質(zhì)較為活潑,易與藥物中的成份發(fā)生反應(yīng),影響療效。
2.浸泡方法:煎藥前,應(yīng)先將藥物放入藥鍋內(nèi),加干凈的冷水浸泡藥物,加水量以淹沒過藥面3-5cm,浸泡30-60分鐘為宜,這樣有利于藥物有效成份的煎出(浸泡藥物的水,無需換水)。
3.煎煮方法:每劑藥煎煮兩次。煎先用大火將浸泡好的藥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維持藥物沸騰;第二煎加水適量少些(以淹沒過藥面),火候同煎。煎時加蓋, 一般情況下煎藥時注意不宜頻頻打開鍋蓋,否則氣味易走失,藥效降低。
4.煎熬時間:藥物煮沸后開始計算時間。一般藥物煎20-30分鐘,第二煎15-25分鐘;滋補及質(zhì)地堅實的藥物煎40-60分鐘,第二煎30分鐘左右;解表,理氣及質(zhì)地輕松,芳香的藥物煎10-15分鐘,第二煎8-10分鐘。
5.濾取藥液:藥液煎取量需根據(jù)病人的病情,年齡等具體情況決定,成人量一般每煎約200-500ml,兒童量約為成人的1/4-1/2,即50-250ml。
6.服用時間: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煎所煎出的藥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藥液,這樣可以使兩煎藥物在體內(nèi)的濃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勻可靠。也可以將兩煎藥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兩次服用,兩次以相隔6小時左右為宜。當(dāng)天煎的藥當(dāng)天服用完,不宜保存。滋補藥宜飯前半小時服用;清熱藥及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后半小時服用;其它藥劑請遵醫(yī)囑。
7.特殊藥物注意事項:中藥包里經(jīng)常看到用紙或紗布另包的中藥,標(biāo)有先煎、后下、包煎、沖服等字樣。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則將影響藥物的效果。煎煮過程中視情況可以補加水量,但要不斷攪拌,防止溢鍋,糊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