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咳嗽老不好 試試三伏貼治療
發(fā)布人:網站管理員 最后更新時間:2018年7月30日
“咳嗽是患者就診的常見主訴癥狀, 據統計,在呼吸專科門診約20 %以上就診者均有咳嗽癥狀。”市中醫(yī)院呼吸內科主任翟芳芝說,最近正是咳嗽的高發(fā)季節(jié),許多人因為呼吸系統受到刺激而產生干咳,還有一些人因感冒引起咳嗽。另外,對于本身就有慢性咳嗽的人來說,進出空調房的冷熱溫差,空調濾網不潔導致的過敏源增加等,都會對人體帶來不利影響。
臨床上,很多慢性咳嗽癥狀不算嚴重,所以有的患者哪怕天天都咳著,也想不到去治療;很多時候,慢性咳嗽還會被誤診為“急、慢性支氣管炎”,反復使用抗菌消炎、止咳藥物,最后的治療效果也不好。對于這種情況,翟芳芝說,慢性咳嗽的致病因較為復雜,患者務必要弄清咳嗽原因,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早日祛除病痛。
她介紹,慢性咳嗽按病因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各種肺部基礎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癥、氣管-支氣管癌、彌漫性間質性肺疾病、免疫性和血管炎癥疾病等,進行常規(guī)胸部影像學檢查(胸片或胸部CT)可發(fā)現異常。
另一類為未見明顯肺部基礎病變的慢性咳嗽,常規(guī)胸部影像學檢查正常,原因較為復雜,容易誤診漏診的多是此類慢性咳嗽。此類咳嗽的致病因主要包括:咳嗽變異型哮喘、上呼吸道綜合癥、胃食管反流、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后、藥物所致、肺部不典型病變等。
治療慢性咳嗽,需弄清發(fā)病機理辯證施治
翟芳芝認為,對于沒有明確肺部基礎病變的慢性咳嗽應重視病史,包括耳鼻喉和消化系統檢查,檢查由簡單到復雜,先常見病,后少見病,條件不具備時,根據臨床特征進行診斷性治療,根據治療反應確定咳嗽病因,治療無效時再選擇有關檢查。
但作為經驗性治療,如果使用劑量適當,使用方法正確,而臨床效果不明顯,就應適時進行纖支鏡檢查,而不應再增加劑量和等待隨訪,以免延誤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時機。
從中醫(yī)上講,治咳嗽也需要弄清發(fā)病機理,辯證施治。翟芳芝說,中醫(yī)將咳嗽分成外感和內傷兩大類,每一大類再細分小類,整體上都強調對癥而治。
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在天氣變化受涼后突然發(fā)生,實證居多,主要類型有風寒、風熱、風燥三種。由痰熱、痰濕、氣虛、陰虛引起的咳嗽,在中醫(yī)上講均屬于內傷性咳嗽;內傷咳嗽多為久病,起病綏慢,常反復發(fā)作,病程長,邪實正虛居多。
一般來說,從咳痰的顏色、性質及數量上,可有所區(qū)分。痰少或干咳無痰者,多屬燥熱、陰虛癥;痰多者,常屬痰濕、痰熱或虛衰癥。痰白而稀薄者屬風、屬寒。痰白而稠厚者屬濕;痰黃而黏稠者屬熱。總之,不同癥狀要進行辯證分型,再處方用藥,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三伏貼可助人體固本強健,預防咳嗽也有效
翟芳芝說,除了過度貪涼的客觀原因,一些虛寒體質者最易在夏天感冒咳嗽,或誘發(fā)哮喘,通俗點講,就是因為他們的抵抗力差,承受不住風邪的侵襲。那么,如何從根本上幫助他們固本強健呢?翟芳芝給出的建議是“可嘗試穴位貼敷治療法”。
據介紹,“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醫(yī)學的一種特色療法,遵從了“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四時養(yǎng)生的重要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通過穴位貼敷加以調治,可使人體陽氣更旺,并通過經絡調整全身陰陽氣血,為機體儲備充分足陽氣。這樣,當冬天到來時,人體不易被外邪所傷,對于咳嗽、咽干癥狀以及反復發(fā)作的慢支、哮喘、咽炎、鼻炎等患者也有預防發(fā)作的作用。
“穴貼治療常選擇背腧穴,背腧穴乃五臟六腑之精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是調節(jié)臟腑功能之要穴”,翟芳芝說,穴位貼敷作用于人體主要表現是一種綜合作用,既有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藥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況下往往是幾種治療因素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和互相補充,共同發(fā)揮作用。藥物的溫熱刺激可對局部氣血進行調整,而溫熱刺激配合藥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藥物功效,中藥在溫熱環(huán)境下特別容易被吸收,由此增加了藥物的作用,而藥物對穴位的刺激則激發(fā)了精氣,使之更好地發(fā)揮行氣血、營陰陽的整體作用。
據了解,現在夏季陽氣上亢,是治療陽虛疾病的最好時機。呼吸內科穴位貼敷適于陽虛以寒為主頑固肺系疾病,包括哮喘、慢支、慢性咳嗽、體虛感冒、畏寒怕冷者。
呼吸科穴貼咨詢電話:
67663519,1586218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