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清明調暢肝氣可降壓
4月5日是24節(jié)氣中的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農歷書曰:"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清明時節(jié),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祖掃墓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更是重視"祭之以禮"的追思活動。
從養(yǎng)生來講,清明時期,人體肌膚腠理舒展,五臟六腑因內外清氣而潤濡,人們宜多到戶外運動,如晨練、登山、踏青、郊游等,而且宜加大運動量。清明過后雨水增多,氣候潮濕,容易使人產生疲倦嗜睡的感覺。此時,各種慢性疾病(如關節(jié)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復發(fā),因此,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動風生痰、發(fā)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咸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發(fā)物"。
清明時節(jié)中不可對肝臟進補。以防肝氣太旺,使肝陽上亢,誘發(fā)高血壓。
清明高血壓易發(fā)
調暢肝氣可降壓
中醫(yī)認為"春氣者,諸病在頭。"一到春季,許多人會出現(xiàn)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等不適癥狀。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血壓升高而引起的。在五行中,春屬木,與人體肝臟相對應。肝主疏泄,調節(jié)全身的氣血運行,春季是肝氣向外舒展的季節(jié),如果肝氣郁結無法向外舒發(fā),人體氣血運行便會紊亂,進而誘發(fā)高血壓等。如果血壓反復升高,還有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預防高血壓需要調理肝臟,條暢肝陽。眼下正是吃野菜的好時機,薺菜美味可口可常食。中醫(yī)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肺經,有涼肝明目、利濕通淋、降壓止血的功效。薺菜的吃法有多種,民間流行在農歷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薺菜還可和芹菜一起煎湯,或切碎后直接泡茶,或涼拌、熬粥、炒菜、包餃子等。
按摩腳底涌泉穴也是降低血壓的好方法。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位于足心。中醫(yī)認為,肝木只有在腎水的滋養(yǎng)下才能正常生發(fā),如果腎陰不足,就會引起肝陰不足,腎臟精氣不足,肝臟也會受損。涌泉穴位于腎經上,經常按摩能治療腎病和經脈循行部位的病癥,以及與腎相關的肝、脾、肺、心等臟腑病癥。
按摩涌泉穴的方法很多,可用指腹在穴位上輕推,也可直接在穴位上輕揉,還可用整個手掌在穴位上擦。按摩時用力要輕,每次四五分鐘,早晚各一次,持之以恒能收良效。除了涌泉穴,按摩內關穴(位于內腕橫紋上2寸,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三陰交穴(位于內踝尖直上3寸凹陷處)、風池穴(位于項后枕骨下兩側凹陷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處)等穴位也是降壓的好方法。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暢。《黃帝內經》上記載,"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所以,要學會制怒,保持心態(tài)平和,使肝火熄滅,肝氣順暢。還應進行適量運動。春季萬物萌發(fā),是體育鍛煉的黃金時期。可以多開展一些戶外活動,選擇動作輕柔的運動方式,像散步、太極拳等,也可以多去野外放風箏、踏青。這樣做不僅能使身體吐故納新、氣血順暢,還能消除抑郁、舒暢心情。此外,風邪侵襲也會引發(fā)高血壓,所以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過早脫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