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心系病證——心悸(痰瘀滯絡(luò))案
心系病證——心悸(痰瘀滯絡(luò))案
發(fā)布人:網(wǎng)站管理員 最后更新時間:2020年9月9日郭某,女,77歲
初診:2019年3月1日(農(nóng)歷己亥年正月廿五,雨水)
主訴:反復(fù)心悸、胸悶憋喘30余年,加重3月。
刻下:面色晄白,精神欠佳,神疲乏力,睜眼無力,時有煩躁,肢體沉重,倦怠乏力,腰痛,眼干澀,納可,睡眠可,二便調(diào)。舌暗紅,苔白,脈澀。
審證:氣血虧虛→寒凝血瘀→痰阻氣滯→痰瘀滯絡(luò)
治法:溫化痰飲、行氣降逆,兼以活血化瘀
主方:二陳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
處方:枳殼10g 丹參20g 陳皮10g 雞內(nèi)金20g,
茯苓20g 制延胡索15g 生麥芽30g 炒白術(shù)15g
川芎10g 清半夏9g 蘇子10g 全瓜蔞20g
薤白10g
7劑,水煎,1日1劑,早晚飯后分溫服。復(fù)診:2019年3月8日(農(nóng)歷己亥年二月初二,驚蟄)
藥后患者氣喘、咳嗽較前好轉(zhuǎn),動則氣喘不明顯,腰痛仍時作,肢體沉重,倦怠乏力,無心前區(qū)痛,眼部稍有干澀,納寐可,二便調(diào)。舌紅苔白,脈細(xì)澀。
處方:枳殼10g 丹參20g 陳皮10g 雞內(nèi)金20g,
茯苓20g 制延胡索20g 生麥芽30g 炒白術(shù)15g
川芎10g 清半夏9g 蘇子10g 全瓜蔞20g
薤白10g 谷精草10g
7劑,水煎,1日1劑,早晚飯后分溫服。
按語:患者因反復(fù)心悸、胸悶伴憋喘就診,辨證為痰瘀滯絡(luò),患者久病且年老體虛,氣血生化不足,氣滯血瘀,故導(dǎo)致痰、瘀等病理產(chǎn)物的形成,方藥在以化痰、行氣、活血等治標(biāo)同時,注重健脾,脾健則氣血生化有源,氣行則血行,血脈自不會郁滯,健脾則痰濕得以運化。二診患者咳嗽、氣喘得以緩解,仍有腰痛,眼部干澀,主因絡(luò)脈阻滯,氣血運行不暢,予加用延胡索行氣止痛,谷精草明目,標(biāo)本兼治。